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时讯>发展动态>详细内容

拳拳公仆心 殷殷自贸情——记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管理委员会建设局(综合执法局)局长

来源: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 发布时间:2024-02-23 16:43:56 浏览次数: 【字体:

日前,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发布决定对“人民满意的公务员”“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记一等功公务员记一等功公务员集体进行表彰。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管理委员会建设局(综合执法局)局长张波同志被评为“人民满意的公务员”。

314f2613610f484381db443f4c152335.png

张波,男,汉族,45岁,民建会员,长年奋战在拼经济搞建设一线,创造泸州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史上多项“自贸速度”,深受广大园区企业群众好评,先后2次被评为泸州市项目攻坚先进个人,荣获二等功表彰奖励。

2cf2f87e25db46abbb24801b7c39813e.png

抓铁有痕  勇当项目建设的攻坚“楷模”

时序轮替中,始终不变的是实干者的奋斗身姿。眼下,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各重大项目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在这些项目的背后,有一群默默付出的“项目攻坚人”,他们夜以继日攻坚克难搞建设,确保项目能够如期推进,而被太阳晒得黝黑的张波就是其中的“领头羊”。

2020年,泸州市委市政府成功招引世界500强企业恒力集团在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投资建设恒力(泸州)产业园,占地5000余亩。同年,泸州综保区获国务院批复设立,规划面积1平方公里。市委市政府要求“2个月完成征地拆迁、5个月完成恒力项目平场、6个月完成泸州综保区配套工程”。

恒力(泸州)产业园项目是泸州建市以来最大的招商引资项目,泸州综保区建设更是泸州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承载平台。面对要求高、场地大、工期紧等诸多困难,张波是如何做的呢?

首先高度“识”局。征地拆迁工作情况复杂,既要保证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又要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面对涵盖2个街道、34个农业社、1056户农房、71家企业的庞大征地规模,作为项目建设一线具体负责人,张波仔细研究各级文件政策,每天驻守现场及时协调多方建设难题,坚定“不干则已、干必干成”的工作决心,势必啃下这块“硬骨头”。

其次精准“谋”局。张波强化担当担责意识,大兴拼搏实干之风,始终坚持“挂图作战”,制定工作清单和任务清单,把责任分解到每个微观单元,把进度锁定在每个节点,形成闭环推进机制,高效协调解决用地保障、项目审批、配套建设、资金保障、水电气要素保障等8个大项150余个问题。

最终快速“破”局。仅用45天就完成了6500余亩征地拆迁,4个半月完成恒力平场并交付建设。仅用时9个月就实现恒力(泸州)产业园一期建成投产,打通了“一根丝”到“一米布”的生产流程,让“恒力速度”与“泸州效率”的有效融合、相互促进。

63716c70328d4d61976c5532dd0774bd.png

磨锋砺刃  做好优质服务的发展“能人”

“项目建设上有问题和困难就找张波。”在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企业之间,最普遍的共识。办好一项业务,交上一个朋友,树立一次形象……正是这些点滴小事的积累,张波成了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的一面干事创业“旗帜”。

“我到过全国很多地方,泸州的营商环境和服务能力是最好的,没有之一。”四川日盛总经理张陈亚对此深有感慨。企业点赞的背后,是张波充分贯彻落实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店小二”精神和“保姆式”服务理念的生动实践,提升了企业加大投资的决心和深耕发展的信心。

带着一个个困难和问题,张波认真梳理四川日盛年产4万吨高档锂电铜箔项目、中信建设150万吨进口粮食深加工项目等省市重点项目建设需求,依托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先行先试的优势,创新推行工业标准地“拿地即开工”等改革,极大精简审批材料和时限,进一步帮助企业节约投资成本。同时,他还在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备案等方面创新推行施工许可“清单制+告知承诺制”和施工图审查政府购买服务等,既主动积极作为,又规范快捷办理,赢得建设主体一致好评。

其中,在四川日盛年产4万吨高档锂电铜箔项目建设过程中,张波带领团队实行“一线”工作法,及时帮助企业做好建筑工艺和规范管理、协调审批等事项。最终该项目仅用时8个月就完成建设并实现试生产,成为省内第一家可量产高档锂电铜箔的生产企业,率先填补了省内锂电铜箔产业的空白,助力园区加快打造百亿级硅基铜基碳基新材料产业园,也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锂电产业生态链协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cec17933c6704a86b22b3f2e874b15dd.png

科学决策  争当建言献策的自贸“达人”

在砥砺前行中铺展恢弘画卷,在不懈奋斗中成就绚美华章。现如今,每当看到这里日新月异的变化,张波对这片热土未来发展更加期待。

作为泸州市第九届政协委员,张波围绕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改革创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进行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调查研究,通过深入走访企业、听取意见,联名提交《关于加大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改革创新力度的建议》等提案3项,为有关部门科学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近年来,随着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产业规模的不断壮大,电力供应保障能力不足成为制约自贸区持续承接落地重大产业项目的关键堵点之一。针对电力要素短板,张波积极发挥政协委员桥梁作用,成功争取泸州市政协将该事项纳入重要急难问题,通过举办“有事来协商”自贸区专题协商会等,圆满解决了园区110千伏临时移动变电站转为正式变电站、日盛铜箔项目临时用电、新建110千伏变电站选址审批等事项,为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在这30平方公里的土地,寄托着自贸儿女的殷切期盼,延伸向高质量的美好愿景,张波身上始终散发着“敢闯善为、创新争先”的自贸精神,像一束清晰而坚定的炬火映照着这片广阔天地。

公仆
分享到:
【打印正文】

温馨提示

请先点击”统一用户登录“进行用户认证登录,
如已完成请点击”已登录“
统一用户登录 已登录